當家人(如從事SEO技術的人員)因各種原因被詐騙并被帶到海外后,家庭成員首先要迅速確認其真實情況,切勿輕信來電或所謂“救援”消息,以免再次上當。隨后,應當立即報警并保留相關證據,同時主動聯系當地使領館、派出所、反詐中心等官方渠道,尋求法律與領事保護。在此過程中,要警惕二次詐騙,比如所謂“贖人費”或“高額救援服務費”,務必通過官方公布的電話或渠道核實信息。此外,可借助媒體與社會力量擴大影響,動員更多資源幫助被害人及時脫困。以下將從確認情況、報警與保全證據、聯系使領館與相關部門、避免二次受騙以及借助社會與媒體五個方面詳細說明家屬應對措施。
一、確認情況,保持冷靜
1.1 謹防二次詐騙,牢記“官方渠道”
家屬一旦接到所謂“孩子在海外遭遇迫害”、“被當地警方扣押需繳納保釋金”等信息,應保持警惕,不要輕易相信,也不要盲目回撥對方來電或點擊其提供的鏈接。無論是中國公安還是海外當地警方,都不會通過電話或加密網絡與家屬討論案情,也絕不會以“繳納押金”、“交稅解鎖”等理由索要錢款。
1.2 收集相關線索,掌握第一手信息
當確認可能被騙后,家屬應當盡可能向受害人或知情人獲取具體信息,包括:被騙者的姓名、身份證號、護照號、最后通話時間、地點、接觸對方的賬號或電話號碼,以及對方要求匯款的賬戶信息等。這些信息不僅有助于后續報警取證,也方便與使領館或警方溝通時提供線索。
二、立即報警并保留證據
2.1 國內報警,啟動反詐與偵查程序
家屬應首先聯系當地公安機關報警,提供上述收集到的所有信息,要求警方立案偵查。如涉及跨境案件,警方會通過國際刑警組織(Interpol)等渠道協助聯系海外執法部門。同時,家屬可撥打國家反詐中心熱線(96110)咨詢、報案,并保留報警回執、報警編號,以備后續追蹤。
2.2 與國內外警方保持溝通
在國內報案后,警方可能需要與海外警方協作。家屬應積極配合,若警方需要提供更多線索或協助,可以通過公安部門出具的《協查函》或相關文書,幫助國內外執法部門展開調查與破案。若獲知海外警方已介入,家屬應及時與其對接,了解偵查進展,確保案件有序推進。
三、聯系使領館與外交救助
3.1 立即聯系中國駐當地使領館
中國公民在海外遇險,應第一時間聯系就近的中國駐外使領館尋求幫助。各國領區不同,可查詢外交部官網或撥打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(+86-10-12308或+86-10-59913991)獲取就近領事館聯系方式。使領館可以協助落地調查,向當地政府和警方發函,推動當地執法機構介入并營救被害人。
案例參考:2023年4月,中國駐緬甸大使館曾協調緬甸警方部署警力,成功營救一名被誘騙偷渡至緬甸從事電信詐騙的中國公民;并提醒不要輕信“門檻低、工資高”的高薪招聘信息,避免落入電信詐騙陷阱。
3.2 提供必要身份及證件信息
家屬應將被害人的身份證、護照、簽證、機票信息等證件掃描件(或照片)發給領事館,方便其核實身份并向當地政府出具證明文件。有時,需要提供本人及家人的身份證明,證明關系與委托文件,以滿足領事機構的法律與程序要求。若被害人無護照等證件,可申請臨時旅行證或其他領事協助文件,以便后續遣返或協調處理。
四、防范二次受騙
4.1 警惕“贖人費”與“高額中介費”騙局
當家屬得知親人被騙后,很容易因心急而落入所謂“幫忙繳納贖金”或“支付營救中介費”的陷阱。一些不法分子會通過微信群、QQ群發布“營救消息”,以“私下談判”、“保證安全”等話術誘導家屬打款,甚至謊稱可以安排私家飛機接回,被害人或家屬匯款后便失聯。家屬應始終通過官方渠道(公安、使領館、正規律師事務所)核實信息,切勿相信所謂“私人組織”或“自稱曾成功營救他人”的不明機構。
4.2 不要私自前往邊境或高風險地區營救
部分家屬聽信“去邊境營救即可見到人”的謠言,甚至自行組織人員前往緬甸邊境等地,尋求自行拯救。這種行為風險極高,不僅可能被騙取更多錢財,還會危及自身安全。應等待使領館與警方的統一部署,不要輕信一些“帶路黨”或“中介”號稱有快速營救管道的說法,避免讓詐騙分子得利并將家屬置于更危險的境地。
五、借助媒體與社會力量擴大影響
5.1 發布求助信息,提高社會關注度
家屬可在微博、微信公眾號、抖音、快手等平臺發布被騙者的基本情況、聯系方式及求助訴求,呼吁更多人轉發擴散;也可聯系當地主流媒體,講述案件進展,促使更多公益組織、律師事務所關注并提供援助。這樣不僅能給案件帶來更多曝光,增加破案壓力,也能吸引一些有經驗的志愿者或自媒體幫助聯系資源。
5.2 尋求公益組織、律師援助
不少地區或國家都有專門關注被拐賣、被詐騙勞工等問題的NGO組織,如國內的“壹基金”、鳳凰救援聯盟,以及海外的“國際失蹤與拐賣兒童中心(ICMEC)”等組織,這些機構在跨國案件中擁有經驗與資源,可以為家屬提供法律咨詢、救助對接甚至緊急財務援助。家屬可通過網絡搜索或領事館推薦,主動聯系這些組織尋求幫助。
六、心理疏導與后續保障
6.1 照顧家人情緒,尋求心理支持
面對親人被詐騙并境外受困的狀況,家屬往往處于極度焦慮和自責狀態。此時,除了積極采取行動,還應關注家屬自身和其他親朋的心理健康。可咨詢當地心理咨詢熱線或向社區、醫院尋求心理疏導,防止出現過度抑郁、焦慮等問題。
6.2 加強防范教育,避免類似事件重演
事后,家庭和社區應總結教訓,加強相關人員的防詐騙教育,關注“門檻低、高回報”類職位招聘信息,提高對跨境詐騙的識別能力。居民可關注當地和外交部、各駐外使領館發布的防騙提醒,定期學習典型案例和防范技巧,避免再次受騙。
參考資料
“海外防騙自救指南”,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介紹與提醒(外交部)
“親人被騙去緬甸之后”,騰訊新聞轉載新京報報道(騰訊新聞)
“親人被騙去緬甸后-中新網”,詳細描述使館發公函與家屬互助組織(中國新聞網)
“家人被騙國外了如何救他”,百度學術關于報警與保留線索的建議(百度助手)
“親人被傳銷騙到了國外,怎么辦?”百度知道關于報案與索賠建議(百度知道)
“留學生在國外被詐騙怎么辦?”,知乎問答關于報警與聯系使領館等流程建議(知乎)
“發現詐騙后應采取的6個步驟”,美國CFTC中文版,防止進一步損失與舉報指南(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)
- 上一篇:seo技術人員如何識別海外高新誘騙
- 下一篇:seo技術人員工資收入如何才能提高?


客服1